一、工程概況
1、工程名稱:
2、工程地址:
3、抗震加固范圍:加固設計圖紙要求的教學樓一至四層結平柱、梁、板和墻體加固。
4、加固設計單位:
5、加固目的:根據抗震設計,要求經抗震加固后達到設計要求,滿足建筑結構的抗震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要求。
二、編制依據及應用規范標準
(一)、編制依據
1、業主提供的本工程設計施工圖紙。
2、現行的建設安裝工程施工與驗收規范和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3、本改造工程的現場施工條件。
4、本公司技術和施工的綜合管理能力和投入本工程的資源情況。
(二)、應用規范標準及有關文獻:
1、《建筑施工安全檢驗標準》(JGJ59-99);
2、《房屋建筑抗震加固》(09SG619-1);
3、《砼結構加固技術規程》(CECS 25:90);
4、《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 50367—2006);
5、《建筑抗震加固技術規程》(JGJ 116-2009);
6、現行其它相關施工及驗收規范;
7、本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三、加固材料技術性能:
角鋼為L75X5 , 粘鋼鋼板厚度為4mm,均采用Q235B鋼。φ6為HPB235級鋼筋,其余鋼筋(φ8、φ12、φ14、φ16、φ18、φ20、φ22)為HRB400級鋼筋,M10膨脹型錨栓和M12對拉螺栓。
新澆柱、梁、板、基礎和梁增大截面均采用C30商品混凝土,水泥砂漿強度為M10,其中水泥為42.5普通硅酸鹽水泥,砂為中砂。碳纖維布有關技術參數:單位面積重300g/m2,設計厚度0.167mm,抗拉強度標準值≥3400 Mpa,受拉彈性模量≥2.4×105Mpa,伸長率≥1.7%,彎曲強度≥700Mpa,層間剪切強度≥45Mpa,仰貼條件下與砼正拉粘結強度≥2.5Mpa,且為砼內聚破壞。
J K碳纖維專用浸漬膠抗拉強度≥40Mpa,受拉彈性模量≥2500Mpa,伸長率≥1.5%,抗彎強度≥50Mpa且不得呈脆性破壞,抗壓強度≥70Mpa,鋼-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14Mpa,鋼-鋼不均勻扯離強度≥20Mpa,與砼粘結正拉粘結強度≥2.5Mpa,且為砼內聚破壞。K裂縫修補膠(外粘型鋼膠):鋼-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10Mpa,抗拉強度≥20Mpa,受拉彈性模量≥1500Mpa,抗壓強度≥50Mpa,抗彎強度≥30Mpa,且不得呈脆性破壞,不揮發物含量≥99%,可灌注性:在產品使用說明書規定的壓力下能注入寬度為0.1mm的裂縫。
粘鋼膠水采用JK新型建筑結構膠(粘鋼):抗拉強度≥30Mpa,受拉彈性模量≥3.5×103Mpa,伸長率≥1.3%,抗彎強度≥45Mpa且不得呈脆性破壞,抗壓強度≥65Mpa,鋼-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15Mpa,鋼-鋼不均勻扯離強度≥16Mpa,鋼-鋼粘結抗拉強度≥33Mpa,與砼粘結正拉粘結強度≥2.5Mpa,且為砼內聚破壞。鋼-鋼抗拉強度≥28Mpa,鋼-鋼拉伸剪切強度≥18Mpa,膠粘劑抗壓強度≥50Mpa。
植筋所用膠水為JK高強錨固膠達到A級膠標準,其性能指標為:劈裂抗拉強度≥8.5Mpa,抗彎強度≥50Mpa,抗壓強度≥60Mpa,鋼-鋼拉伸抗剪強度標準值≥16Mpa,約束拉拔條件下帶肋鋼筋與砼地粘結強度(C30,φ25,l=150mm)≥11Mpa。
修補預制板底粘貼碳纖維布處采用的M40高性能復合砂漿(NK-RM40薄層加固用修補砂漿)的性能指標為:劈裂抗拉強度≥7.0Mpa,正拉粘結強度≥2.5 Mpa,且為混凝土內聚破壞,抗折強度≥12 Mpa,抗壓強度≥55Mpa,鋼套筒粘結抗剪強度標準值≥12 Mpa。
四、加固順序:
(1)基礎至屋面新澆柱、梁、板和梁增大截面加固從下至上依次展開施工,一層至四層墻體粉刷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應及時配合新加構件部分進行施工,二層至四層梁底粘鋼加固、預制板底和樓梯板底粘貼碳纖維布加固、預制板底新加型鋼加固施工可根據現場情況同時進行,植筋作為其他加固方法的輔助技術進行穿插施工,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加固順序作相應的調整(樓地面鋼筋砼澆筑均由南京六建負責施工,其鋼筋綁扎施工需配合我方新加構件和墻體加固同時進行)。
(2)新澆柱、梁、板等加固關鍵工序的施工順序:拆除二層至四層梁、預制板→基礎開挖→新澆砼基礎和一層柱→新澆二層柱、梁、板和梁增大截面加固施工→依此類推→新澆屋面(四層)梁、板和梁增大截面加固施工→養護。
五.施工技術準備工作:
(1)圖紙會審:對圖紙進行設計深化,圖紙本身存在的疏漏問題,不論大小,都必須有明確的結論,并重點解決好設計構思與施工習慣不符的矛盾,在能夠保證既滿足設計構思,又不影響工程質量的前提下,辦理好可按施工習慣進行修改的內容。
(2)施工方案:項目工程師應在此施工組織設計的基礎上加以細化,詳細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及重要分部項工程施工方案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3)定位放線和驗收:按設計加固施工圖紙進行定位放線,定位放線要經總包單位同意,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
(4)技術交底:要使加固施工體現出設計構思,首先須吃透設計師的設計意圖,把技術交底當重點來抓,對照圖紙以書面、口頭相結合的方式進行交底。
(5)技術資料:對工程施工需要的加固規范、規程、標準、圖集及使用的驗收表格配備齊全,以備開工后使用。
六.墻體裂縫灌漿和修補及鋼筋網砂漿面層加固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藝流程
粉刷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加固施工步驟為:外墻基礎開挖→墻體墻磚鑿除→墻體粉刷層鑿除→墻體裂縫灌漿修補→墻面水泥砂漿修補→墻面鉆孔→墻面清洗→水泥砂漿抹面→綁扎鋼筋網和穿墻筋→基礎澆筑砼→粉刷鋼筋網水泥砂漿面層→澆水養護。
(二)、施工步驟及工藝:
1、沿外墻墻角機械切割并破碎砼地坪,開挖土方,挖入深度為500mm,寬度為400mm。
2、拆除原樓層水磨石地坪至預制板面,用電錘鑿除墻磚和墻體粉刷層至磚墻表面。
3、如發現墻體有裂縫的,則應先對裂縫進行封閉并壓力灌注環氧漿液進行填實處理;對于磚墻表面破損嚴重的,則應將破損的磚塊鑿除并清洗干凈,用M10水泥砂漿進行修補至原磚墻表面;對于磚墻表面損傷不太嚴重的,應清除墻面松散部分磚塊,已松動的勾縫砂漿應清除,用鋼絲刷刷凈殘灰,用吹風機吹凈表面灰粉并用素水泥砂漿抹面一道;。
4、綁扎墻體雙面鋼筋網:鋼筋網縱向、橫向鋼筋為φ6@300,豎向加強帶鋼筋為φ12,根數和間距詳見09SG619-1第51~55頁,采用S形φ6@900鋼筋穿墻對拉,梅花形布置,固定鋼筋網,穿墻孔用水泥砂漿填實。鋼筋網伸至外墻基礎內,內墻部分伸至樓面預制板面即可。
5、支模澆筑外墻基礎部分砼,砼強度等級為C20。砼澆筑完畢后,基礎剩余部分回填土并夯實。
6、粉刷35mm厚M10水泥砂漿鋼筋網:分2道粉刷水泥砂漿,道粉刷厚度以蓋住鋼筋為宜,第二道粉刷粉至設計要求厚度,鋼筋網內側離磚墻表面間距為5mm,鋼筋網外保護層厚度為10mm。
7、面層施工完畢后應灑水養護7天,粉刷施工質量驗收可參照相關土建分部分項工程驗收規范。
8、砂漿試塊每次留置三組,二組標養,一組現場同條件養護,并做好施工記錄。
9、粉刷施工注意事項:鋼筋網綁扎前預埋管線應到位,綁扎時應將樓面新澆40mm厚砼內的鋼筋和走廊新加板筋錨入面層內,不得漏放;鋼筋網在門窗洞口不用閉合,鋼筋綁扎至門窗洞口側面即可,粉刷時門窗洞口內側用水泥砂漿粉刷10-20mm厚抹平。
七.梁底粘鋼加固施工方案
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對二層至四層結平局部梁底采用JK建筑新型結構膠粘鋼加固。
(一)、粘鋼施工工藝流程:
清理施工障礙→梁砼表面打磨清理→鋼板打磨處理→植化學錨栓→粘貼鋼板→固定加壓→粘砂→表面粉刷水泥砂漿保護層。
(二)、粘鋼施工步驟及工藝:
1、搭設施工腳手架或移動門架,要求腳手架高度適中,有足夠的操作平臺,平穩、牢固、安全可靠。
2、粘鋼部分放線定位。
3、清除粉刷層,基層砼空鼓、疏松、剝離及其他缺陷均需一并鑿除,局部凹陷處用環氧膠泥修補平整,平整度應符合結構規范要求。
4、要嚴格按加固設計圖紙要求進行定位;植M10化學錨栓,打輔助錨固孔。
5、砼基層表面處理,對砼表面進行打磨去掉1-2mm厚表層,然后用脫脂棉沾非活性溶劑擦洗表面。
6、用非活性溶劑清洗、除去油污和粉塵。
7、鋼板下料加工:鋼板尺寸原則上按現場實量尺寸進行加工,避免原土建施工時構件尺寸的誤差,但圖紙上有尺寸的嚴格按圖下料加工,鋼板加工的平整度、垂直度及加工尺寸的誤差,均應控制在有關規范允許范圍之內,不合格者嚴禁使用。
8、鋼板工藝加工:鋼板除銹打磨,按設計尺寸或現場實量尺寸規格加工斷面,鉆好錨固孔;鋼板打磨處理時,打磨紋路與鋼板受力方向應垂直,直至出現金屬光澤,且表面粗糙度良好。
9、鋼板清洗:鋼板粘貼前用非活性溶劑清洗,清洗時一定要到位,不能留有死角,用脫脂棉清洗,擦洗后應用硬毛刷將棉纖維刷除后才能上膠。
10、配膠:配膠應嚴格把關,專人負責,計量準確, 配方固定,機械攪拌,攪拌時按同一方向攪拌,嚴格控制凝結固化使用時間(常溫下不超過一小時)。
11、鋼板、砼表面刮壓結構膠,厚度控制1-3mm,中間厚邊緣薄。
12、粘貼:將鋼板貼于預定位置,上螺帽固定擰緊。
13、固定加壓,鋼板粘貼好后,直接用化學錨栓和膨脹螺栓固定加壓,以使膠液從鋼板邊緣擠出為度。
14、鋼板表面處理:涂刷環氧漿液一道,立即點粘豆砂,要求清潔、干燥。
15、鋼板表面粉刷水泥砂漿保護層(此項由南京六建負責施工)。
16、施工注意事項:粘鋼箍板和壓條粘貼至預制板底新加角鋼底部即可。
八.預制樓板和樓梯板底粘貼碳纖維布加固施工方案
(一)、粘貼碳纖維布施工工藝流程:
粘貼碳纖維布施工步驟為:加固表面打磨清理→刷碳纖維底膠→(復合砂漿修補)→粘貼碳纖維布→刷碳纖維面膠→粘砂→表面粉刷層恢復
(二)、粘貼碳纖維布施工步驟及工藝:
1、搭設牢固的施工平臺,鑿除預制板底和樓梯板底表面粉刷層。
2、確定粘貼碳纖維布加固的位置,在已定位放線處用電動角磨機打磨,清除表面浮漿,再用吸塵器或空氣壓縮機吸凈灰塵,非活性溶劑擦洗表面。
3、檢查相鄰二塊預制板接縫處是否平整,如果不平整,則需對該處進行修補,可分二道粉刷NK-RM40高性能水泥復合砂漿修補成斜坡。粉刷時水泥復合砂漿應按比例調配,隨拌隨用。道粉刷不宜太厚;第二道粉刷應等底層水泥復合砂漿養護幾天后方可進行,斜坡寬度50mm~80mm。
4、根據加固設計圖紙要求,預制板底騎縫粘貼一層150mm寬、0.167mm厚的碳纖維布和一層100mm寬、0.167mm厚的碳纖維布壓條;樓梯板底沿長方向粘貼一層100mm寬、0.167mm厚的碳纖維布共3道,沿短方向二端各粘貼一層100mm寬、0.167mm厚的碳纖維布壓條。
1)刷碳纖維布粘結底膠,再用碳纖維布修補膠將砼面修補平整。
2)粘貼碳纖維布時,先用抹刀在處理好的砼表面上抹上厚1-3mm粘結劑,且應抹成中間厚邊緣薄,然后將碳纖維布粘上,并拉緊、壓實、趕平,不能留有氣泡和皺折,待該層豎向碳纖維布粘貼質量檢查合格后,再粘貼下一層碳纖維布,碳纖維布受力方向搭接長度為150mm。
5、碳纖維布粘貼完畢后,在碳纖維布表面涂刷碳纖維面膠,已加固表面采用粘砂處理。
6、碳纖維布表面粉刷水泥砂漿保護層(此項由南京六建負責施工)。
7、碳纖維布粘貼完畢后嚴禁在上面進行打孔、焊接等操作。
九.預制板底增設型鋼托梁加固施工方案
(一)、施工工藝流程:
預制板底增設型鋼支架加固的工藝流程主要為:清理樓面荷載和板底施工障礙→鑿除板底粉刷層→植對穿錨栓→焊接安裝型鋼→鋼結構表面防銹處理。
(二)、施工步驟及工藝:
1、清除所加固范圍內全部活載,鑿除板底粉刷層并清洗干凈。
2、植M12@500對穿錨栓施工工藝參照本章第二節中植筋施工工藝,梁鉆孔時孔洞應盡量水平,孔洞內膠水應飽滿。
3、定位角鋼的具體位置,角鋼開孔應根據對穿錨栓的位置確定。
4、安裝角鋼:角鋼下料長度應根據現場實際尺寸下料,角鋼兩邊應盡量貼緊砼梁側面和預制板底。
5、新加鋼構件表面皆必須除銹去污處理,表面防腐和防火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
6、施工注意事項:屋面梁為結構放坡,角鋼也應根據梁的坡度進行安裝。
十.施工工藝質量控制措施:
1、鋼筋、角鋼、鋼板、砼、水泥、碳纖維布、JK碳纖維較JK高強錨固膠、JK裂縫修補膠、JK建筑結構膠和M40復合砂漿等特種材料均必須嚴格按制定的產品說明書的要求和規范要求控制配方、溫濕度;
2、每道工序必須嚴格按相應的規定或標準進行操作,嚴格自檢制度和甲方現場代表或監理質量認證制度,每道工序自檢合格后報現場代表或監理書面簽證后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3、施工前認真熟悉施工圖紙,認真研究編制詳細的施工方案,明確施工方法及工藝,作好施工技術交底和工序交底;
4、認真做好施工日記,隱蔽驗收記錄及簽證工作。